“五年”这个数字,如同一声丧钟,在吕宋体系最高层的心头敲响。没有时间庆祝苍梧的胜利,没有时间消化来自星空的恐惧,整个吕宋,在短暂的死寂后,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态,开始了与时间的疯狂赛跑。
“南门”计划取代了“启明星”,成为了最高优先级的绝对核心。所有的蓝图、所有的资源、所有的人才,都被强行拧向了这个唯一的目标——在五年内,获得触摸乃至防御星空的能力。
吕宋本岛,“飞工坊”成为了不夜城。那艘被胡侍郎惊为饶“星槎”原型机,被无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团团包围。原本计划数年的测试周期被压缩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
“一号升力旋翼组,全功率测试,启动!”
“蒸汽-电力混合动力核心,过载百分之十,持续运行!”
“气密性检查,第三遍!任何一个铆钉都不能出错!”
陈默的声音通过扩音筒在巨大的工坊内回荡,嘶哑却不容置疑。他的团队正在挑战这个时代材料学和动力学的极限。失败的风险巨大,每一次测试都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和偶尔爆裂的管路蒸汽,但没有人退缩。时间,是比任何技术难题都更残酷的敌人。
终于,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晨,经过无数次修改和加固的“星槎”被巨大的牵引车拖出了工坊,来到了海边一片特意清理出来的、平坦而坚硬的滩涂上。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凌云、陈默、鲁衡等核心人物悉数到场,周围是高度戒严的士兵和屏息凝神的工程师们。
“星槎”庞大的身躯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下方的巨型旋翼开始缓缓转动,起初很慢,随后越来越快,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呼啸声,卷起地面漫沙尘。
“动力输出稳定!”
“升力达到临界点!”
“准备……脱离地面牵引!”
随着陈默一声令下,固定缆绳被松开。在无数道紧张目光的注视下,那庞大的金属造物,在旋翼卷起的狂风之中,猛地一震,然后……缓缓地、却又坚定地脱离霖面!
一尺……一丈……十丈……
“星槎”成功了!它悬浮在了离地数十丈的空中!虽然姿态还有些微的摇晃,虽然噪音震耳欲聋,但它确确实实地飞了起来!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而非风帆或者气球!
工坊外围,透过望远镜观察到这一幕的人们发出了压抑不住的欢呼,许多人热泪盈眶。这是迈向星空的第一步,是打破重力束缚的里程碑!
然而,短暂的悬浮和低空低速的移动测试后,“星槎”便缓缓降落。陈默的脸色并不好看。
“升限太低,稳定性不足,动力系统持续过载,最多只能维持这种状态一刻钟。”他快速地向凌云汇报着数据,“而且,这只是突破了大气层内飞行的门槛,距离突破地界限,还差得太远太远。”
凌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却依旧投向苍穹:“足够了,陈院长。这证明我们的路是对的。接下来,改进它,强化它!我们需要的是能刺破苍穹的利剑,而不仅仅是能离地的巨石。”
就在吕宋为“星槎”的初啼而短暂振奋,又为前路的漫长而倍感压力时,来自大明的风暴,终于开始酝酿成形。
京师,紫禁城。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朱棣面沉如水,手指一下下敲打着御案。案上,放着两份截然不同的奏报。
一份是胡侍郎回京后,字斟句酌、却难掩惊悸的汇报。描述了吕宋的“铁龙”、“星槎”,以及那匪夷所思的、顷刻间让万千“蛮兽”灰飞烟灭的“镇蛮神器”。奏报的最后,胡侍郎几乎是泣血般地写道:“……吕宋之势,已非藩属,几同敌国!其器之利,其法之诡,非王师所能制也!陛下,当早图之!”
另一份,则是凌云按惯例呈送的“捷报”,语气恭顺,将胜利归功于皇帝威福和将士用命,对“星槎”和“秩序之锚”的具体细节则语焉不详,只以“格物技,助涨军威”轻轻带过。
“格物技……好一个格物技!”朱棣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冰冷,“能飞,能镇魔,这凌云,是把朕当三岁稚子糊弄吗?!”
侍立在一旁的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皆屏息垂首。朱高炽面露忧色,欲言又止;朱高煦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贪婪。
“父皇,”朱高煦上前一步,朗声道,“凌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今他坐拥利器,睥睨东南,若不及早铲除,必成我大明心腹之患!儿臣愿领精兵,汇合沿海水师,踏平吕宋,擒杀此獠!”
“不可!”朱高炽急忙反对,“二弟岂可妄动刀兵!吕宋虽强,名义上仍是我大明藩属,年年纳贡,此次亦有捷报传来。若贸然征伐,师出无名,且其器甲犀利,胜负难料!一旦战事不利,动摇国本,岂非亲者痛仇者快?当以安抚、羁縻为主,徐徐图之。”
“安抚?羁縻?”朱高煦嗤笑,“大哥莫非被那凌云的奇技淫巧吓破哩?等他真的造出能飞到朕京城头上的‘星槎’,我等皆成阶下囚矣!”
“你……”
“够了!”朱棣一声暴喝,打断了兄弟二饶争执。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死死盯住东南方向那片代表吕宋的岛屿。
愤怒、猜忌、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忌惮,在他心中交织。
凌云和吕宋展现出的力量,已经超出了他作为帝王能够容忍的底线。这不再是简单的权臣割据,而是一种可能颠覆现有秩序、甚至威胁到朱家皇统的未知力量。
但正如朱高炽所言,吕宋名义上无错,且实力不明,贸然征伐,风险太大。
朱棣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寒光。
“传旨。”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冷酷,“命沿海各卫所,即日起进入战备,严查通往吕宋之船只、人员,许进不许出!命五军都督府,秘密拟定水陆并进,攻伐吕宋之方略!”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传密旨给郑和……着他下一次下西洋时,‘顺路’巡视吕宋,替朕……好好看看,朕的这位‘凌云爱卿’,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若有机会……”
后面的话,他没有出口,但眼神中的杀意,已明一牵
朱棣,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终于下定了决心。怀柔与试探并存,但战争的引信,已然点燃。
吕宋在争分夺秒地仰望星空,准备应对未知的敌人。
而大明,这个古老的帝国,也开始磨砺刀锋,对准了自己体内生长出的、最强大的“异类”。
风暴,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