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日晨小说网 > 科幻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1章 零件结构的“顿悟”——新穿越机的雏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零件结构的“顿悟”——新穿越机的雏形

2026年4月的雨,把海龙镇的石板路浸得发亮。8号院实验室的灯光穿透雨幕,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一片长方形的光晕。叶云坐在拆解台前,指尖捏着一把特制的纳米镊子,正心翼翼地将一枚指甲盖大的金属片从“重力模块”上剥离——这是刘丙牛的核心零件,上周修复时空锚点时,模块边缘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他要找出裂痕的成因。

拆解台的环形灯发出冷白色的光,将零件的每一处细节都照得纤毫毕现。暗银色的模块表面布满了螺旋状的纹路,那是2025年21人异能协同后留下的“共鸣痕迹”。叶云将剥离的金属片放在显微镜下,目镜里立刻浮现出蜂窝状的内部结构,每个蜂窝孔中都嵌着一颗闪烁着淡蓝色微光的粒子——这是稳定后的“时空悖论能量”,也是穿越机得以运行的核心动力。

“还是没找到裂痕的源头。”他摘下目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桌上摊着厚厚的图纸,有2013年那版最初的核心设计图,也有2025年拯救原时间线后优化的“云月号”结构图。图纸旁的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零件的能量输出数据,曲线平稳得像一条直线——这明模块本身没有能量失衡,裂痕更像是“物理磨损”,而非“能量反噬”。

他拿起重力模块,凑近灯光仔细观察。当光线以45度角掠过螺旋纹路时,模块边缘的裂痕处突然反射出一道极细的光带——那光带并非来自外部光源,而是从裂痕内部透出来的。叶云心头一动,立刻将模块固定在光谱分析仪上。

分析仪的探头缓缓贴近裂痕,屏幕上随即跳出一组数据:“材质成分:未知合金+时空粒子;能量频率:1.27hz(稳定);接口匹配度:98.3%……”

“98.3%?”叶云皱起眉。按照之前的认知,20个零件的接口匹配度应该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各自对应不同异能者的能量场,只有通过21人协同才能形成共振。可这组数据显示,重力模块的裂痕处,竟然存在与另一枚零件的“接口匹配痕迹”。

他立刻从零件储存柜里取出“生命能量导管”——这是白仁参的核心零件,通体呈乳白色,表面有细密的管状纹路。叶云将导管贴近重力模块的裂痕,奇迹发生了:当两者距离不足一厘米时,导管的管状纹路突然亮起,与重力模块的螺旋纹路精准对接,形成了一道完整的、相互缠绕的光链。

“自适配接口……”叶云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几乎是颤抖着拿起第三枚零件——何里达的“视觉穿透镜片”,将其放在重力模块与生命导管的连接处。镜片刚一接触光链,就发出一道淡紫色的光芒,三枚零件瞬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三角形中央浮现出一个模糊的时空坐标窗口,上面隐约显示着“海龙镇8号院”的字样。

显示屏上的能量数据骤然跳动:“总能耗:原机型40%;启动时间:2分钟(原机型15分钟);时空锚点连接强度:85%……”

“成功了?”叶云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盯着那个三角形结构,大脑飞速运转——如果这三枚核心零件能通过自适配接口形成稳定结构,那是不是意味着,无需集齐20个零件、无需21人异能协同,就能启动穿越功能?

他立刻调整实验方案,将另外17枚零件移开,单独测试“重力模块+生命导管+视觉镜片”的组合。三次测试下来,结果惊蓉一致:每次都能成功定位时空坐标,能耗稳定在原机型的40%左右,体积更是能压缩到一个手提箱大——这比他最初的预期还要完美。

“云?你怎么了?”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林月瞳举着一把滴水的雨伞走进来,看到拆解台上的三角形结构时,脸色瞬间变了,“你在干什么?谁让你单独测试核心零件的?”

“月瞳,你看这个。”叶云的语气难掩兴奋,他指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它们有自适配接口!三枚核心零件就能启动穿越,体积缩70%,能耗降低60%,以后再也不用临时召集异能者了。”

林月瞳没有看数据,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三枚零件的连接部位。当她看到光链的缠绕形态时,眉头拧成了一个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之前我们没发现这个接口?”

“因为我们一直专注于协同共振,忽略了零件的独立连接属性。”

“不,是因为这个接口本身就是‘冗余稳定结构’的一部分。”林月瞳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建筑模型——那是她昨刚拼好的跨海大桥模型,“你看这座桥,桥面下的拉索有一半是‘冗余设计’,平时看起来没用,但遇到台风、地震时,就能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零件的自适配接口也是一样,它能简化启动,但缺少了其他17枚零件的‘缓冲’,时空锚点的稳定性会大幅下降。”

叶云的兴奋劲儿被浇了一盆冷水,但他还是不甘心:“可数据显示锚点连接强度有85%,已经超过安全阈值了。”

“那是静态数据。”林月瞳打开自己的电脑,调出2025年阻止爆炸时的记录,“当年原时间线的你,就是因为依赖‘单一核心启动’,才导致动态穿越时能量失控。这些零件携带的是时空悖论能量,静态稳定不代表动态安全。”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又被推开,原时间线的叶云(老云)拿着一份监测报告走进来,脸色凝重:“刚才监测到邮局附近的时空涟漪又增强了,神秘人x‘那股挤出来的力量越来越明显’。还有,这份报告显示,你测试的这三枚零件,能量波动频率正在逐渐接近——这是‘时空共振失衡’的前兆。”

“只是测试,又不是真的要用来穿越。”叶云嘴上反驳,心里却泛起了嘀咕。他看向拆解台上的三角形结构,光链依旧稳定,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淡蓝色的光芒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

林月瞳和老云还要再什么,外面突然传来刘丙牛的喊声:“叶哥!林姐!何里达他在邮局看到‘两个太阳’了,你们快过去看看!”

三人对视一眼,立刻抓起外套往外跑。实验室的灯没关,拆解台上的三枚零件依旧保持着三角形结构,光链的亮度微微增强了一丝。显示屏上的“时空锚点连接强度”悄然降到了84%,而“异常波动频率”则从0.1hz升到了0.3hz。

等叶云他们从邮局回来时,已经是深夜。何里达看到的“两个太阳”只是时空重叠产生的光学幻影,神秘人x用空间感知力驱散了幻影,但他反复强调:“最近别再碰那些零件了,空间的‘褶皱’越来越深,再折腾下去,可能会撕开新的口子。”

送走众人后,叶云独自回到实验室。拆解台上的三枚零件还在发光,他盯着那个巧的三角形,脑海里反复闪过“手提箱大”“无需协同”“2分钟启动”的字眼——对于一个始终追求“更优解”的研究者来,这种诱惑几乎无法抗拒。

他想起2025年为了召集21人阻止爆炸,差点错过最佳时机;想起上次追踪时空异常点,因为等陈大牛赶来,眼睁睁看着异常点消失;想起林月瞳的“冗余稳定结构”,想起老云的“能量失控”警告……

最终,诱惑战胜了顾虑。

叶云锁上实验室的门,拉上窗帘,将另外17枚零件放回储存柜,然后取出工具,开始绘制“轻量穿越机”的设计图。他决定悄悄研发原型机——只要做好动态测试,只要控制穿越次数,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凌晨三点,设计图终于完成。叶云伸了个懒腰,看向窗外,雨已经停了,边泛起了鱼肚白。他拿起重力模块,指尖摩挲着自适配接口,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

他没看到,储存柜的玻璃门上,映出了一道极淡的、重叠的实验室影子——那影子里,拆解台上的零件正在剧烈闪烁,光链扭曲成了一团乱麻。而实验室的地面上,一道几不可见的裂纹,正从拆解台下方,缓缓向门口延伸。

这道裂纹,是新平行宇宙分离的“第一道痕迹”。而叶云手里的零件,就是撬动这道痕迹的“第一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