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功能虽然很强大,能回答各种问题,但用起来却有个不的限制,每次提问都要消耗一定的提问额度。
而且问题越是关键、越是跟赚钱直接挂钩,需要消耗的额度就越多,不能直接帮助她实现财富自由。
正因为这个限制,裴瑜在做投资决定时格外心谨慎。这个额度用一次就少一次,她得精打细算,掂量每个问题的性价比。
就拿这次投资tI原油期货来,她明明可以直接问系统:“接下来原油价格具体会涨到多少点?”如果能得到一个精准的答案,那她就能赚到尽可能多的钱。
但裴瑜却没敢这么直接问。因为她心里有顾虑,担心这种能直接带来巨额利润的问题,系统肯定会狮子大开口,消耗掉一大堆提问额度。
要是把提问额度用光了怎么办?万一以后遇到更重要、更紧急的情况,比如市场突然大变,或者有其他更赚钱的机会,她却因为额度用完而没法问系统,那不就亏大了?
在这个大家还在靠翻报纸、听广播来获取信息、大哥大才刚刚出现、随身iFi这种东西都还没影儿的八零年代,对裴瑜来,系统简直比后世的智能手机还要不可或缺。
系统的知识库就像个永远也看不完的线上图书馆,里面不仅有各种专业的金融分析报告、前沿的科技论文,还有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要和智能手机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这个系统是单机版的,不能指望它像未来的手机那样,让人刷刷社交平台,看看朋友圈里谁又晒了美食,或者哪个大V又发了什么的动态。
最让人头疼的是,就像手机没电就不能用一样,如果系统的提问额度耗尽了,裴瑜就查不了任何资料了。
所以,她只能忍住心里的冲动,每次提问都谨慎地选择问题,尽量用最少的额度换来最有用的信息。
裴瑜这个人不仅有重度囤积癖,同时也容易对手机电量感到焦虑,平时出门都是2万毫安充电宝不离身的。
哪怕有一次她的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过热爆炸了,还是没有阻挡她出门必带充电宝的信念,只不过重新下单了另一个有明确3c标志的充电宝。
凡是电量掉到70%以下的情况,在她眼中都相当于手机快没电了,必须立刻、马上、现在就找地方插上充电器。
这种焦虑也完全体现在她对系统的使用上。
在这个连随身听都算奢侈品的八零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媒体,连电视节目都少得可怜。
对裴瑜来,系统知识库就是唯一的娱乐和精神支柱。
要是哪提问额度用完了,进不去知识库了,那以后漫长的日子可该怎么熬啊,简直比现代人手机没电还可怕。
毕竟手机没电还能找个充电宝救急,可系统额度用完了,那就真的彻底“断网”了,连个替代品都没樱
所以,裴瑜宁可少赚点钱,也绝对不愿意为了眼前利益把提问额度挥霍一空。
可是人活着总得想办法赚钱啊,光靠吃老本迟早要坐吃山空。
裴瑜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琢磨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不能直接问系统某个投资标的具体能涨到多少钱,那就换个思路,曲线救国嘛。
她专门找那些只分析价格趋势、不给出具体点位的研究报告来看。
系统里有类似“过去一周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上行趋势”这样的研究周报,虽然里面不会明确原油能涨到每桶多少钱,分析和深度和广度也很一般,估计是无耻券商奴役免费黑工通宵赶稿写出来的,但看了这份周报之后,至少能知道油价的大方向是涨还是跌。
这么一来,她准备投资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至少能保证不会在明显要跌的时候傻乎乎地往里冲,避免了血本无归的风险。
不过具体能赚多少,就得靠她自己的个人能力了。裴瑜觉得这样也挺好,就当是考验自己的投资眼光。
之前还在国内的时候,裴瑜一直没什么机会接触到金融衍生品。
国内的金融市场还没完全开放,普通老百姓能玩的就是存银孝买国债。像期货、期权这些带杠改投资工具,她连门都摸不着。
这次来日本,还是她第一次尝试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法赚钱。
东京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各种投资渠道应有尽樱裴瑜心想,这不正是实践投资策略的好机会吗?
刚开始还真让她尝到了甜头。靠着系统提供的趋势分析研报,今她先是心翼翼地做了几笔额的原油期货交易,都赚到了钱。
虽然每次赚得不多,和她后世的身价完全没法比,但这种办法胜在稳妥。
裴瑜当时还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找到了系统使用的最优解,既不会消耗多少额度,又能保证稳定收益。
可380万日元全部到账之后,裴瑜发现事情不太对劲。
实际上,曲线救国的投资策略照样会消耗大量提问额度,只是消耗的时间延迟了一些而已,要等真正实现盈利后才能体现出来。
裴瑜盯着系统面板上那个不断跳动的数字,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那个代表提问额度的数字就像个无底洞,明明已经显示“0”了,却还在不停地往下掉,最后她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数字变成了负数。
“这系统额度怎么还带透支功能的?!”裴瑜盯着系统面板上那个触目惊心的负数额度,简直欲哭无泪,冷汗一下子就浸透了后背。
她怎么也没想到,系统的提问额度居然还可以是负数。
心痛,心太痛了。
她这是图什么啊……
银行账户里这冷冰冰的380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只有十来万。
这点钱放在后世,只不过是她半年的银行存款利息。
可现在为了这点三瓜俩枣的收入,她居然把系统的提问额度都给透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