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纺织厂要裁员。”
各个厂子,早就已经入不敷出,以前有国家买单,现在国有资产私有化,那最开始的一步,就是裁员。
减少开支,减少购买压力。
“又有一大批人,要为了生计奔波了。”
刘翠华感叹了一句,每忙碌,才会让她有真实福
采薇总是让她别太累,其实做这些活计,有什么可累的?
就是学习累,写字累,读书也累。
可每次累了,她就想想上学的孩子们,想想正在忙碌的采薇,怎么会累呢?
“以后国营经济私有化,只是暂时的,以后会有更多的岗位,更多的工作,让他们去做。”
“尤其是那些厂子里的人,都有文化。”
“只要他们肯干,只要他们乐意学,饿不到的。”
宁采薇看着嫂子担忧的神情,赶紧安抚了几句。
“嗯,也对。”
“等等吧,看看文媛和慧慧,要是她们也被劝回家了,能给她们留一条后路。”
“那两个丫头,心性都好,文媛单纯明媚,慧慧心思细腻,都是好孩子。”
“用谁不是用啊!”
宁采薇看着大嫂,她虽然风风火火,可她却总是用最真挚的感情,面对所有人。
如同当初原谅原主,如同对自己的帮扶。
嫂子是这个年代,第一个对她伸出手的人。
“好,听嫂子的!”
两个人话的声音都控制着,挨得很近,怕吵到其他人休息。
“大娘,娘。”
明屹打开门,只是轻声地打了个招呼,然后走到洗漱间,突然又转身回来。
站在宁采薇的面前,“娘,大娘,你们不用紧张,烧烤很好吃。”
不等两个人反应,他又转身离开了。
宁采薇挑了挑眉,和刘翠华对视一眼,两个人轻笑摇了摇头。
“不和你了,我是真有事,我预估了一下顾客人数,蔬菜还是不够,我还得再去定一些。”
“你自己坐着吧。”
“我可没紧张啊!”
完后,刘翠华步履轻轻的,直接离开院子了。
“你大娘,她不紧张。”
宁采薇耸耸肩膀,大嫂刚刚走的时候,胳膊腿都是顺拐的。
明屹愣了愣,看着自己娘,“不紧张为什么来这里坐着?只为了算账?”
“大娘看到你,会安心。”
宁采薇的伸出恶魔之手,直接揉了揉明屹刚刚打理好的头发,然后嘿嘿笑着,好像一只偷油成功的老鼠,“屁孩,什么都懂。”
明屹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固,然后默默的,巴拉巴拉头发,也懒得打理了。
“我去带二哥早读,去大娘那边了。”
“早上冷,多穿点。”
“店里让几个叔叔忙,你回家是休息的,不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和别人面前不同,在娘的面前,明屹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语言。
“对了,娘,你这次在省城的工作结束,就去看看老赵吧。”
“他自己一个人,在军区也挺可怜的。”
“而且他挺在意你的。”
“你和他要是真在一起,我也能放心了。”
“他那人虽然是个闷葫芦,虽然不爱,可人都有缺点。”
明屹本来要离开屋子了,突然想起来什么,转身又了几句。
“啊?不是等暑假,带着你和心念一起去?”
“我们不是好了?”
对于儿子这种孩大人话,她早就见怪不怪了。
明屹的智商很高,几次数字测试,还有她有意无意的测试,到现在都没有底。
最起码,他的智商,不低于前世的自己。
她也属于高智商人群,好不好!
而且他幼年经历磨难,看着饶脸色成长,比更多人都敏感,也更了解人情世故。
她对他,从来没有过遮掩。
她儿子如何特殊,自然有她护着,她不希望,儿子的特殊性,慢慢被磨灭,被压制。
“我不去了,心念也去不了。”
“姥姥了,暑假让我们兄弟三个,还有萍萍和心念,一起让八叔带走。”
“娘。”
他走到宁采薇的身前,抱着她,仰起头。
好像很久……
她都没有抱他了。
宁采薇也抱住明屹的肩膀,终于不是摸下去一把骨头了。
“不要让我和心念,牵绊住你的脚步,我们会努力长大的。”
“娘。”
“你很好,我希望你更好。”
明屹低着头,不让宁采薇看到他眼睛里的神色。
他知道,娘不是以前的娘了。
从那一,给他和妹妹做面开始,就不是以前的娘了。
以前的娘,看他们带着仇恨,带着愤怒,恨不得他们从来没有出生过。
可现在的娘,从来没有生气过。
他都知道的!
“我很好,因为有你们啊。”
“傻子,脑袋瓜里,在想什么啊?”
“赶紧去早读,你二哥还等着你呢!”
宁采薇又忍不住,揉了揉明屹的头发,家伙的头发长得很快,这刚剪没多久,好像又有一点长了。
被她揉得乱糟糟,明屹无奈地扒拉两下,“我走了。”
“别紧张。”
然后……
臭子这次真的走了。
宁采薇看着他的背影,“太聪明的孩子,一点都不可爱!”
随后唇角轻轻地勾着,孩子今表达的意思,她怎么会猜不到呢?
臭子!
她洗漱完后,坐在茶桌旁看书,婷韵起来的时候,发现周围都静悄悄的,看了看手表,“我的老,怎么般了?”
在鸡场,她六点就醒了,甚至有时候整晚咳嗽睡不着。
昨……
好像没咳嗽?
而且一觉睡到现在……
“醒了?”
“过来喝个梨汤。”
她早上去蒸锅蒸的,一大蒸笼,每人一碗。
现在气干燥,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她让刘花一星期蒸三梨汤。
“还是梨汤?”
昨晚上睡前,嫂子就让她喝了一碗。
和熬的梨汤不同,这个梨子就在瓦罐里,直接放蒸笼上蒸出来的,没有放糖,味道有些酸甜的口感,还有一股淡淡的药草香。
“对,润肺止咳,昨听你咳嗽,晚上蒸了一个,今你嗓音好很多了。”
“回去时候,拿半袋子梨回去,蒸成梨汤喝,瓦罐我准备了两个,你也一起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