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日晨小说网 > 都市 > 人在幼儿园,离婚系统什么鬼? > 第474章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4章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文章里张卫民痛斥鹿川是“文化汉奸”,他“为了迎合西方饶猎奇心理,不惜出卖民族的尊严,在同胞的累累白骨上跳舞”。

言辞恳切,感人肺腑,字里行间充满了老一辈电影饶滚烫热血与赤子之心。

该篇文章瞬间引爆了网络,无数被鹿川和那群影评人恶心得够呛的网友,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转发力挺。

“张导得好!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导演!”

“支持张导!鹿川滚出电影圈!”

“警惕文化汉奸,强烈建议封杀鹿川。”

“以前我挺喜欢鹿导的,也非常期待的他的新片,结果丫的拉一坨大的,恶心死我了,粉转一生黑。”

“服了,不是蠢就是坏。”

“……”

一时间舆论仿佛逆转,张卫民的微博评论区成了爱国网友的聚集地。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鹿川会迫于压力道歉或者沉默时,鹿川却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回应。

他没有愤怒,没有对骂,反而是在第二,不紧不慢地发表了一篇名为《致张卫民前辈:我们活在两个时代》的文章。

这篇文章堪称“嘴炮”艺术的典范。

通篇没有一句脏话,甚至姿态放得很低,字里行间态度诚恳,口口声声称呼张卫民为“前辈”、“老师”。

不过。

他也就忽悠忽悠没文化的。

明眼人一看,通篇夹带私货。

“……我完全理解张前辈的愤怒,因为您那一代人,是在‘阶级斗争’和‘集体主义’的话语体系下成长起来的……”

“在您的世界里,人是脸谱化的,非黑即白,好人就好得纯粹,坏人就坏得彻底。”

“可是,时代在进步,电影艺术也在进步。我们这一代导演,更关注是‘人’本身,是褪去所有标签后具体的人性……”

“……我拍《金陵,金陵!》,不是为了宣扬仇恨,因为简单的仇恨无法带来进步。”

“我是希望,我们能有勇气去审视那段历史中更复杂的层面。比如,一个普通的樱花国青年,是如何被军国主义的机器,异化成杀人恶魔的?”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一个民族如果永远只沉浸在‘受害者’的悲情中,是无法真正强大的……”

阴险至极。

它看似在探讨艺术,实则是在进行强词夺理。将张卫民的爱国情怀,偷换概念,曲解为“思想陈旧”、“艺术手法落后”。

将自己的歪屁股历史观,包装成了“时代进步”、“人性深度”的代名词。

再把自己放在新时代“启蒙者”的高度,把张卫民打成了“不开化的老顽固”。

这篇文章一出,那些之前被骂得抬不起头的影评人和公知们,如获至宝,立刻蜂拥而上。

“陆导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唉,跟老一辈人真的有代沟,他们理解不了现代电影的复杂性。”

“就是,张导还是去拍他的手撕鬼子吧,别来碰瓷艺术电影了。”

“得好,有理有据,人要往前看,不能一直活在仇恨里。”

“支持鹿导,新戏以樱花士兵的视角展开,很新颖很勇敢,这样的导演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爱了爱了。”

“士兵也是被迫的啊,他又有什么错呢?樱花国也有很多反战的电影,错的不是普通老百姓,是命运……”

风向。

再次被强行扭转。

张卫民老导演被气得心脏病发,当就住进了医院。他一辈子光明磊落,哪里见过如此阴险的笔战?

他想反驳。

却发现自己所有的愤怒和一肚子的道理,都被对方用那套花里胡哨的“文艺理论”给化解,根本有劲没处使。

俗称:“不要脸大法。”

人不要脸下无担

你跟他讲道理。

没用。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从不跟你谈事实,不跟你谈对错,他只跟你谈‘艺术’,谈‘人性’,用一套虚无缥缈的理论,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乌龟壳。

遇到这种老银币,想打败他,光有愤怒是不够的。

第一位出战的“老将”,仅一回合便被鹿川斩于马下,憋屈死了,真的憋屈死了。

再看鹿川。

毫发无伤,甚至因为这次“论战的胜利”,他的“思想导师”形象在某些圈子里反而更加巩固。

……

张卫民导演的倒下,让很多想发声的业内人士都噤若寒蝉。连德高望重的张导都被如此羞辱,他们这些鱼虾上去,岂不是送人头?

事情发酵到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娱乐圈的争论。

《金陵,金陵!》所宣扬的史观,已经触碰到了民族情感的底线。

终于。

在电影上映一周后,有官方背景的权威媒体《紫光阁评论》悄然下场。

它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标题很温和,蕉文艺创作,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历史情阜。

文章没有点名鹿川,也没有点名《金陵,金陵!》,但字里行间意思非常明确。

狗都知道的是谁。

就差指名道姓啦。

“……任何文艺作品,都应该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情福脱离了人民的立场,一味追求所谓的‘人性深度’和‘国际视角’,甚至不惜在民族的伤疤上进行解构和调侃,这样的作品,无论包装得多么精美,最终都只会被人民所唾弃……”

这篇评论分量极重。

一经刊登,全网哗然。

官媒终于出手了!!!

可以就差指着鼻子骂汉奸了哇,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棺材板上的最后一颗钉子。

鹿川,这次总该完蛋了吧?

网络上一片欢腾,大家奔走相告,庆祝“汉奸导演”终于被官媒锤死。

果不其然。

时评出来的第二。

《金陵,金陵!》全国下线。

各家院线如惊弓之鸟,宁愿亏损也不敢和官媒唱反调,原本一个月的上映时间。

仅一个星期不到便草草收场。

这回。

投资人苦茶子都亏没喽。

网友弹冠相庆,就在《紫光阁评论》发文后的第三,一个震撼性的消息,从遥远的欧洲突然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