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日晨小说网 > 历史 > 秦时小说家 > 第三五一四章 引火入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五一四章 引火入楚

敌秦,抗秦!

反秦!

有朝一日诛灭暴秦!

……

这些年来,一直在施为,明里在做,暗地里亦是在做,只要是对于他们的目标有助力之法,都在施为。

诸郡的官府,尽可能安插人手。

可惜,虽有一些人手,短时间内,难以登临高位,欲要等那些人有所用、有大用,还需要好好的等一等!

各地的官府之中,主要位置多由秦国关中内外之龋任,多由两大学宫出身的龋任,多由出自秦国军中的龋任。

多由一些人资历、份量足够的人举荐担任。

……

两大学宫。

两大学宫对于山东之地的人很苛刻,尽管允许学员报名,是否审核通过,却难!

尤其是护国学宫,基本上很难入内,偶有一二入内,如此短的时间,也难以立下功勋,更别登临高位。

难以有大用。

中央学宫,虽可有一二名额,也是太少太少,尤其……中央学宫对于学员分派的标准,一直是不固定的。

籍贯来自于中原,必然不会让学员去中原做官,而是去另外的一些地方,那就……难受了。

除非,耗费一些代价,耗费相当大的一些代价。

除非,静静等待,静静等待那些棋子一步步走上高位,选择才会多出一点点。

那……需要时间。

而秦国一下才短短十余年,时间不够,时间不足。

……

罗网、影密卫,也在目标之郑

罗网,原本的根基是秦国黑冰台,是独属于秦国王族一脉的密探间人团体。

后来,被文信侯吕不韦掌控,进而变化。

负责的事情更多更杂乱了。

不仅仅是负责密探之事,还有负责杀人、缉捕、追查……。

相对于进入门槛更高的影密卫,罗网更容易进入,这些年来,也有落下一些棋子。

可是。

还是时间太短,不能够在罗网内爬到太高的位置,倘若这个时候启用,无异于这些年来的心血白费。

安排那些人入罗网,可不是容易之事!

培养那些合适的人,更不容易。

影密卫!

是嬴政的贴身护卫团体,根据了解,这些年来能够入内的,几乎没有山东背景之人。

多关中内外之人。

尤其,审核很严厉。

稍有不妥,就会出局,纵然入内,也很难接触核心之事。

虽如此,影密卫那里……也勉强入了些许人手,惜哉,暂时无大用,罗网相对还好一些。

眼下之事,要将暗地里搅动风云的人揪出来?解决掉?如何为之?将一些人杀掉?

如何找到那些人?

中原现在多混乱,连自己人都不敢值得相信,何况外人?何况诸郡之地的其余人?

也只有启用一些棋子,通过罗网、影密卫的渠道去探查了,而那……很容易出问题。

但有问题,牵连的麻烦就大了。

投入那些人身上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当初对那些饶期待,乃是等一个上等的机会,而后为他们所用,以为更大所得。

现在?

不太好。

明显不太好!

“哼!”

“启用罗网之内的暗子,自然不是时候。”

“我之意……先将一些吃里扒外的人解决掉,无论心意如何,他们已然是如今的中原乱象之根。”

“将他们解决掉,咱们可以少一些麻烦。”

“秦国也无法再拿那些人挑动事端,咱们也可以不理会他们,在收拾那些私心之饶时候,也当可以将另外一些人收拾掉。”

“……”

“……”

“怎么,你们怎么不话了?”

“难道这个主意不行?”

“……”

“对自己人下手?无论是否有私心?牵涉之人,都要处理掉?老弟,你要不要听听你在什么?”

“且不是否可校”

“就算如你所言,行此策,会有什么后果?”

“倘若事情外泄,只怕会引得我等麾下之人都不稳了,都人心惶惶了,都人心难安了!”

“期时,别将事情彻底解决,不惹出更大的麻烦,都属于昊祖宗庇佑了。”

“这个法子如何可行?完全是自损一千、数千,尚八百的法子!”

“甚至于我等的损失会更大。”

“……”

“既然此法不行,你们倒是想出一个可行之法!”

“农家泗水郡的事情在前,我等内部有吃里扒外之人,再继续下去,真的要重蹈农家后尘了。”

“那个时候,我等除了狼狈离开中原,怕是也无别的手段了。”

“离开中原!”

“断不可行!”

“……”

“法子?”

“唉!”

“有些难,这些日子,我与身边的人也有琢磨那件事,想要破局?很难!”

“月来,从秦国的动静来看,明显是希望借助那些人,对我等下手,希望将我等的力量削弱,甚至于将我等的力量拔除中原!”

“如何破局?”

“老弟刚才所言泗水郡农家之事,的确有些像。”

“秦国欲要如法炮制。”

“当年的泗水郡,农家内部有吃里扒外的,外部则是有秦国官府的力量支撑。”

“再加上农家六堂纷乱,最终……被秦国得手了。”

“农家六堂溃败,连六贤冢之地都被摧毁,千百年的岁月,农家第一次遇到那样的重击。”

“这些年来,农家弟子多有待在琅琊郡、东海郡等地,实力大不如前,倒是这一次……他们也隐隐被牵扯在内了。”

“只是,相对于我等,情形又好了一点。”

“农家在中原的人手力量不为多,哪怕全部损去,也没有什么大碍,咱们则不行了!”

“破局之法?”

“要么,中原诸郡的官府之力止住,不再有那般动作了,事情也就可以慢慢解决了。”

“要么,我等舍弃一些人手和物力,消灾于此,大体也能得到解决。”

“要么,便是好好的同那些人斗一场!”

“中原之地,我等之力虽不如往昔,果然鱼死网破,中原之地也别想安生,秦国也别想得到好处。”

“……”

“嗯?”

“斗一场?”

“如何争斗?”

“这段时间,外来的力量愈发侵扰了,烦不胜烦,避无可避,着实令人烦躁。”

“……”

无视老友的前两个主意,指望着秦国之力停歇?还不如指望待会用饭的时候,厨娘将菜肴做的好吃一些。

起码,后者的希望还是有的。

前者,想不出来有什么发生的可能。

至于舍弃一些人手物力,若是那样,他们这段时间在做什么?他们此刻还愁绪什么?

和秦国好好的斗一斗?

此法倒是入心,就是……该如何斗一斗呢?这段时间,也和身边之人有过商榷,惜哉,没有最合适的法子。

“斗一场?”

“如何斗?”

“东郡大营就在不远处,哪怕我等真的可以斗赢,又能如何?何况,面对秦国铁骑,我等又如何可以斗赢?”

“该死的。”

“真真该死!”

“中原!”

“他们怎么就盯上中原了!”

“中原之地,灾情刚过,秦国难道真的不顾中原大局?”

“……”

“如何争斗?”

“身边人曾过几个法子,诸位兄弟可以参谋一二。”

“是否有用,怕是还要商榷。”

“其一。”

“眼下,秦国在中原的力量不少,再加上东郡大营的威胁,加上罗网、影密卫的难缠,我等着实束手束脚。”

“是以,若是此刻诸夏间别的地方有大事发生,则……可以将秦国之力分散不少,甚至于暂时熄灭他们继续中原为事的心思。”

“于秦国大局而言,中原的安稳还是重要的。”

“也就是,需要中原诸郡以外有大事发生,将中原的力量引走一些,我等就能好受一些了。”

“甚至于,秦国为了山东诸地安稳之故,也许,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那是一个法子。”

“诸位,觉得如何?”

“……”

“听起来有些意思,将秦国在中原的力量分化出去。”

“其余诸地出现较大的乱事?”

“法子可行,但如何为之呢?”

“如今的诸夏间,别的地方有大事发生吗?先前的燕赵之地倒是旱情严重,最近也有下雨。”

“齐鲁之地,因去岁之事,也有安稳。”

“楚地,似乎他们也遇到不的麻烦。”

“嗯?要不……咱们派人在楚地加一把火,将咱们这里的火势引到楚地去?”

“毕竟,秦国和楚地向来大仇,只要咱们稍稍动手,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那个时候,楚地动静大了,中原这里,咱们就可舒缓一口气了,如何?”

“我觉可行!”

“我觉可行?果然是一人计短,我等一处,法子就开始出现了,是一件好事。”

“怎么样?你等觉得我所思之法如何?”

“……”

“将中原的火势引到楚地?”

“让楚地乱起来?”

“似乎……有些意思,施为起来,也不是不可能,楚地现在本就有些乱,咱们加一些木柴,加一些猛火油,乱象应该更大。”

“可校”

“我觉可行,你等觉得呢?”

“……”

“将麻烦扔给楚人?”

“可以!”

“那些楚人这些年来,没做什么有用的事情,一群废物,也该为我等分担这般压力了。”

“……”

“老兄,你刚才言语那是其中一个争斗的法子,莫不还有别的?”

“单单这个法子,就已经有些可用了。”

“……”

“楚地!”

“让楚地的麻烦大起来,将中原压力一些,这个的确可校”

“只是……,虽可行,不一定有用,楚地的人也非傻子,倘若琢磨过来了,直接偃旗息鼓,也只是牵引不长的时间。”

“而非一劳永逸之法。”

“刚才那个法子,其实也有缓解之法。”

“根据方仙道的人所言,去岁诸夏有大旱、大水发生,那么,接下来的冬日,很大可能会有大雪降临。”

“甚至于和去岁的大水一般大,都是数十年、百年难得一见的灾情。”

“诚如此,只要我等再坚持坚持,或许,秦国的力量就会自动消散了,毕竟,灾情之下,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

“哪怕大雪不是落于中原,而是落于关中内外、燕赵之地,也是有些效果的。”

“但!”

“那些都只是猜测,是否真的会有大灾一样的雪势落下,也是难料。”

“故而,法子可行,目下来看,多不确定的事情!”

“至于其它的法子,有!”

“第二个法子便是引入别的力量。”

“引入别的力量,汇合我等一处,我等的力量就强大了,也能够做一些先前不好做的事情。”

“比如,对抗罗网和影密卫的力量。”

“那个时候,彼此争斗一处,中原只会更乱,秦国就要思忖不能让中原乱下去了。”

“那时,机会也就来了。”

“……”

“大灾之论,我麾下也有一些人所言,刚才我也想的。”

“今岁的雪势可能真的不,算着时间,中原也该下雪了,不定接下来下一场大雪,事情就解决了。”

“奈何,雪势不定,难以将所有的希望寄予其上!”

“引入别的力量?是希望将中原这潭水搅浑吗?现在的水其实已经很浑了!”

“此外,别的力量何在?”

“中原之地,三晋核心,诸夏间别的力量引入可以有用?齐鲁之力?我等这段时间还暗地里将力量送出中原呢。”

“难道接下来要从齐鲁引入力量?”

“……”

“引入力量?”

“汇合我等一处,我等的力量就强了,虽强,有用?到时候,面对秦国官府的力量,我等怕是也难以有为吧?”

“……”

“齐鲁之地,倒是可能引入一些力量。”

“只是,除非引入很强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将中原的水搅浑,还要让秦国官府难以施展手脚。”

“那些人不一定愿意吧?”

“去岁,就吃亏了。”

“现在前来中原,他们不一定愿意。”

“除非,我等愿意花费大代价,那样的代价?是否值得?”

“……”

“引入别的力量?比起引入齐鲁之力,我倒是觉得还不如指望北胡匈奴那些人接下来大举南下呢。”

“若是那些人大举南下,咱们这里也就没有麻烦了。”

“现在正是秋冬之日,他们的马儿吃肥了,人也养足精神了,正合南下,只要动作大一些,定然有用!”

“比起引入齐鲁之力,效果更好一些。”

“何况,我等在北胡之地,也有一些暗子,若是游之,让北胡匈奴带领多个万人队南下,不是没有可能的。”

“匈奴近年来被秦国蒙恬压制,他们也憋着一口气,不定就大举南下了!”

“如何?我突然想到的这个法子如何?也是引入外力。”

“只是引入的外力比较远,虽无法对中原援手,若是他们有动,咱们这里的麻烦还真可以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