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周后的清晨,滨州市委大楼的公示栏前围满了人。

最新的干部任免文件用红漆框裱着:“孙健任滨州市公安局局长,提名副市长人选”这行字被朝阳照得发亮,宣纸般的文件边缘还带着印刷厂的墨香。

“孙健是哪儿调来的,没听过啊。”

档案局的老张推了推老花镜,手指在名单上反复划过:“上礼拜才听周旺东被双规,今就定了新局长,沈书记这效率……”

他的话没完就被办公室主任打断,对方正踮着脚往公示栏上贴“禁止拍照”的告示,浆糊在玻璃上拉出黏腻的银丝。

市政法委办公室里,赵茹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干部简历,目光在“富民县红岸派出所”几个字上停顿。

孙健的照片上,穿警服的男人眼神锐利,下颌线绷得很紧,这个简历她已经看了半时。

最终她抓起电话,可最后却犹豫了。

沈青云上个月在常委会上提起孙健的时候只是“可以信赖的人”,却没两个人曾经一起共事,而且还是在基层派出所。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赵茹是研究过沈青云履历的。

毫无疑问,这个孙健是沈青云的老领导,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就连这个副厅级,也是因为沈青云当初担任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的时候,帮他运作的。

这种情况下,孙健来滨州工作的目的,毫无疑问是因为沈青云。

深吸了一口气,赵茹意识到,如今的滨州市,恐怕又要热闹起来了。

时间又过了一个星期。

省委组织部的部长高长河,亲自把孙健送到了滨州市公安局上任。

沈青云和市长刘彦昌出席了会议。

会议结束的第二,孙健就来到了沈青云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青瓷茶杯正冒着热气。

听到敲门声,沈青云抬头时正好看见孙健站在门口,脚后跟习惯性地一碰,发出轻微的响声,这是多年刑侦生涯留下的条件反射。

“进来坐。”

沈青云起身的时候,注意到对方裤腿沾着的泥点:“下基层了?”

“昨下去转转。”

孙健把自己档案袋放在桌上,手指在袋口捏出褶皱:“沈书记,您这步棋太突然了,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做梦。”

他的喉结滚了滚,眼眶有点发红:“我是真没想到,能来滨州。”

沈青云递过茶杯的手顿了顿。

“过去的事别再提。”

他看着对方鬓角新添的白发,缓缓道:“滨州的公安系统烂了根,周旺东经营多年,到处都是他的人,你这把刀得先磨锋利。”

孙健突然站起身,“啪”地敬了个警礼,皮鞋跟在地板上磕出脆响:“请沈书记放心!我带了三个老部下,都是没背景的实干派,三内摸清市局的盘根错节,一周内让指挥中心恢复正常运转!”

他从档案袋里掏出份名单,纸页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递给沈青云道:“这是周旺东提拔的二十三个中层干部,我已经让省厅纪委核查过,至少一半有问题。”

沈青云翻名单的手指停在“治安支队副支队长”那行:“这个李兵,先不动他。”

他在名字旁画了个圈,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坑,淡淡地道:“留着当鱼饵,看看还有谁会跳出来。”

孙健的瞳孔猛地收缩:“您是,还有大鱼?”

“滨州的水比你想的深。”

沈青云起身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热力公司烟囱:“王大海虽然抓了,但他背后的利益网没断。你记住,公安系统不仅要扫黑,更要扫掉那些藏在暗处的保护伞。”

他回头时,正撞上孙健坚定的目光,突然笑了起来:“当年你敢在局长办公室拍桌子,现在就敢在滨州掀翻黑窝子,对吧?”

“绝不辱命!”

孙健的拳头在大腿上攥得发白,指节泛出青紫色:“今下午就召开全局大会,先把周旺东的亲信调离关键岗位,刑侦、禁毒这几块硬骨头,我亲自抓!”

送走孙健时,沈青云看着他大步流星的背影,突然想起十几年前那个自己。

阳光穿过走廊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此刻滨州正在发生的变局。

………………

下午的时候,省委组织部。

电梯在八楼停下时,沈青云正好撞见高长河的秘书。

对方手里抱着摞档案,见到他慌忙侧身:“沈书记,高部长刚开完会,正等着您呢。”

沈青云点点头,迈步朝着高长河的办公室走去。

红木办公室的门是虚掩的,里面传来翻动文件的沙沙声,还混着紫砂壶倒水的轻响。

“高部长。”

沈青云推门而入时,高长河正站在书架前翻书,灰蓝色中山装的后领沾着点头皮屑,这位组织部长向来不修边幅,却能记住全省两千多名处级干部的生日。

“来得正好,刚泡的明前龙井。”

高长河转身时,紫砂壶的水流在茶杯里转了个圈:“顾书记昨还问,滨州的班子调整得怎么样了。”

他的手指在茶几上敲了敲,笑着开口问道:“朱晓元的事,考虑得如何?”

沈青云端茶杯的手顿了顿。朱晓元是顾青山的老部下,让他来滨州当副书记,顾青山的意思很明确,是希望他配合自己对滨州的情况进行一些改变。

当然,对于这个任命,沈青云是没什么意见的,朱晓元的名声不错,起码比卫仲河要强很多,对于这位身上毛病一大堆的市委副书记,沈青云是真的很不满意。

“现在动班子太早。”

他吹了吹杯里的茶叶,热气模糊了镜片后的目光,缓缓道:“纪委还在查魏东生的资金流向,牵扯到不少市县的干部,这时候换将容易打草惊蛇。”

高长河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那好,就听你的。”

着话,他从抽屉里掏出份名单,对沈青云道:“这是省委组织部筛选的青年干部,都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博士、硕士,有基层经验,滨州要是需要,随时可以调过去。”

沈青云的目光在“经济学博士,驻村第一书记”那行停住:“这个林墨,在贫困县驻村三年?”

“是个好苗子,能在零下二十度的山村里睡土炕。”

高长河的手指在名字上点零:“顾书记的意思是,让年轻人多到滨州历练,毕竟你们那儿正在搞新旧动能转换。”

“那我先谢过长河部长了。”

沈青云把名单折好放进公文包,金属搭扣碰撞的声响里,他突然想起孙健刚才的话,干净的人多了,水自然就清了。

离开省委组织部时,秋风卷着银杏叶掠过台阶。

沈青云抬头望向顶楼的红旗,突然加快了脚步,孙健的公安大会应该快开始了,他得回去看看新局长烧的第一把火,能不能烧透滨州这层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