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委大院的银杏叶落了满地,金黄的碎影在青石板路上铺成地毯。

沈青云站在雕花铁门前,深吸了口气。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式建筑,廊柱上的红漆虽经多次粉刷,仍能看出岁月刻下的细纹。

传达室的老保安核对过证件,对着对讲机了句“滨州市沈书记到了”,铁门上的电子锁便发出咔哒轻响,最终打开。

“沈书记,这边请。”

一个中年男人快步从主楼台阶上走下来,藏青色西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胸前的钢笔别在左胸口袋,露出半寸银亮的笔帽。

他伸出手时,掌心干燥温暖,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疏离,也没有过分热情。

“我是周杰明,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的。”

他笑着对沈青云道。

“周处长客气了。”

沈青云回握的瞬间,目光扫过周杰明皮鞋上的牛津底,干净得连一丝灰尘都没有,心里暗暗点头:能在顾青山这个省委书记身边做秘书,果然处处透着精细。

“顾书记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特意交代我在楼下等您。”

周杰明侧身引路,步伐不快不慢,刚好能让沈青云跟上,同时开口道:“您是第一次来顾书记办公室吧。去年重新装修过,保留了原来的实木地板。”

沈青云嗯了一声,目光掠过主楼墙面上的标语。

“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的指尖在公文包提手上轻轻摩挲,包里的汇报材料按重要程度排得整整齐齐,最上面是滨州市供暖整改的进度表,用红笔标注着已完成的那些个区名称。

既然是俩汇报工作的,那自然得带一点材料过来。

电梯在三楼停下,门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

周杰明指着走廊尽头的木门:“那就是顾书记办公室,我先去通报一声。”

他敲门的动作很轻,三下,间隔均匀,像是在敲某种约定的暗号。

“进来。”

门内传来浑厚的男声,带着烟草熏过的沙哑。

沈青云跟着周杰明走进办公室时,顾青山正站在巨大的红木书桌后整理文件。

这位五十七岁的省委书记穿着深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鬓角的银丝在顶灯照耀下泛着银光。

他转过身时,沈青云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上戴着枚素圈银戒,戒面被磨得发亮。

后来才知道,那是顾青山刚参加工作时,妻子送他的礼物,戴了整整三十年。

“青云同志来了。”

顾青山的笑容在眼角堆起细密的纹路,指节在书桌上叩了叩:“坐吧,周泡两杯明前龙井,用那个紫砂茶具。”

沈青云在对面的梨花木沙发上坐下,背脊挺得笔直。

办公室的陈设极简:墙上挂着幅《泰山日出》,笔力苍劲;墙角的落地钟滴答作响,钟摆晃动的幅度精准得像节拍器。最显眼的是书桌后的书柜,从地板顶到花板,摆满了烫金封面的书籍,其侄资治通鉴》的函套已经泛黄。

“顾书记,这是滨州市近期工作的简要汇报。”

沈青云从公文包里拿出文件夹,递过去时特意将民生整改那页朝上。

纸上的表格用红、蓝、黑三色标注,红色代表未完成,蓝色是进行中,黑色已办结,供暖问题那栏,红色标记正在被黑色笔尖逐一覆盖。

顾青山接过文件夹,没有立刻翻看,而是端起周杰明刚泡好的茶:“尝尝,去年从杭城带回来的,雨前采的。”

周杰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给两个人留下谈话的空间。

顾青山的手指捏着茶杯的动作很稳,杯盖刮过杯沿发出清脆的声响:“你到滨州快半个月了吧,感觉怎么样?”

“压力不,但干劲更足。”

沈青云喝了口茶,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清冽的回甘:“滨州的干部群众基础很好,就是有些积弊需要下猛药。”

“猛药好啊。”

顾青山翻开文件夹,手指在“城管执法整改”那页停住,点点头道:“滨海县的事,我听了。敢把市委书记铐起来,这股歪风确实该刹刹。”

他抬眼的时候,目光像探照灯落在沈青云脸上,笑着问道:“当时怕不怕?”

沈青云笑了笑,指尖在膝盖上画了个圈:“怕谈不上,就是觉得心寒。那个踹菜摊的城管我就是法律,这话比寒冬还冻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已经处理了相关责任人,城管局班子全换了,正在全市开展执法规范培训。”

顾青山的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光换班子不够。要从根上治,比如那个管理费’,收了多少年?进了谁的口袋?这些都要查清楚,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他突然提高音量,缓缓道:“我们当干部的,要是连菜市场的公平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高质量发展?”

沈青云的腰又挺直了些:“已经让纪委牵头,联合审计、财政部门成立专项组,不仅查滨海县,全市所有区县的‘罚没收入都要过筛子。”

顿了顿。

他补充道:“另外,我们还在调查滨州市热力集团取暖的问题,董事长王大海涉嫌贪腐。”

犹豫了片刻,他低声道:“而且,我怀疑这件事跟他的连襟魏东生有关系?”

“魏东生?”

顾青山的眉峰挑了挑,端茶杯的手顿在半空:“财政厅那个常务副厅长?”

到这里他放下茶杯,从抽屉里拿出个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看了一下道:“上个月巡视组反馈,他分管的专项资金有问题,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沈青云心里一动,原来省委早就注意到魏东生了。

他连忙:“我们查到他和一个黑社会头子李忠原有资金往来,李忠原逃跑前,账户上多了笔五百万的转账,源头指向魏东生的外甥女。”

“继续查。”

顾青山的手指在魏东生的名字上重重画晾线,平静的道:“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别打草惊蛇。”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看着沈青云道:“滨州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期,既要刮骨疗毒,也不能伤了元气,这个平衡,你要把握好。”

“是。”

沈青云在笔记本上记下“平衡”二字,笔尖用力过猛,划破了纸页:“目前我们在抓民生整改的同时,也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园建设,上周刚和上海的企业签了五十亿的项目,预计明年春开工。”

顾青山点点头,翻开文件夹里的项目计划书:“这个项目我看过,新能源电池材料,符合省里的产业规划。”

顿了顿,他直接问道:“但有个问题,那就是环境评估能不能通过,别为了政绩牺牲环境,那样得不偿失。”

他指着其中一段:“这里要征用三百亩林地,必须确保是荒山,不能动生态林,这点要卡死。”

“已经让自然资源局重新勘测了,选址在废弃的采矿区,正好可以复垦利用。”

沈青云递过补充材料,对顾青山道:“这是地质评估报告,省地矿局的专家,复垦后还能种果树,既能搞产业,又能治沙,一举两得。”

顾青山翻报告的动作很慢,每页都看得很仔细。

落地钟敲了十下时,他才合上文件夹:“思路不错,民生要抓,发展也要抓,两者不矛盾。”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省委党校:“下个月有个市县主官培训班,你来讲讲,就怎么在破冰和稳局之间找平衡点。”

沈青云连忙起身:“怕讲不好,耽误大家时间。”

“你有资格讲。”

顾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过来:“我刚到省委时,也搞过一次民生攻坚,当时反对声不,我不务正业。但后来证明,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发展才有底气。”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银杏叶正被风吹得漫飞舞:“滨州是老工业基地,转型难,但只要把人心聚起来,没有过不去的坎。”

周杰明进来添茶时,刚好听到这话,低头笑着:“顾书记常,沈书记是全省最年轻的市委书记,敢闯敢干,是块好料子。”

顾青山瞪了他一眼,却没真生气:“少拍马屁。青云,你记住,当领导的,不怕有缺点,就怕没担当。滨州的班子,该调整就调整,该撑腰就撑腰,省委支持你。”

沈青云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温热的茶水让指尖泛起暖意:“请顾书记放心,绝不辜负省委的信任。”

离开的时候,周杰明送他到门口,低声道:“顾书记很少夸人,上次这么,还是三年前评价省纪委的王书记。

他指了指沈青云的公文包:“您落下的笔。”

沈青云接过那支黑色水笔,笔帽上还沾着他的指纹。

走出省委大院时,夕阳正把银杏叶染成金红色,他回头望了眼那座苏式建筑,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虽然沉,脚下的路却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