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投了1张月票。)
丁海生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鸦雀无声的流民,声音陡然提高,清晰的传入到每一个流民的耳中:“都给我听清楚了!
李将军的规矩,不是让你们钻空子、耍心眼的!
是给女子、给孩子一条生路!
是让你们知道,在这乱世,女人和孩子不是累赘!”
丁海生她脚下用力,那男人发出一声杀猪般的惨嚎。
“此人,藐视法规,虐弃亲子,罪无可恕!
按律,剥夺其登船资格,永久记录在册,我建安永不收纳!”
丁海生宣布判决,字字铿锵。
“至于这个孩子,”丁海生她看向了那被女兵抱着的男孩,“既被生父遗弃,便由我建安收养。
往后,他就是我建安之民!”
完,她收回脚,对旁边维持秩序的女兵一挥手:“拖下去,扔出码头范围!
若再敢靠近,以窥探罪论处,格杀勿论!”
两名女兵立刻上前,像拖死狗一样将那个彻底瘫软、哀嚎求饶的男人拖走了。
他的下场,无人同情,众人只有一片死寂的恐惧和反思。
丁海生她重新站回高处,冰冷的目光再次扫过人群:“规矩就是规矩!
女子和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可免费登船!
一名女子可带一名男子,免费登船!
无女子作保的男子,可付船资二两银子,再登船!
没钱的人,去劳工处登记,干够了活计,自然能登船!
谁再敢耍花样,欺辱妇孺,试图蒙混,刚才那人就是下场!
现在,继续排队查验!”
经过这一番雷霆手段,排队登船队伍的秩序瞬间好了数倍。
再也没有人敢投机取巧,那些原本心里还有些算盘的男人也彻底熄了心思。
而队伍中的女子,则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杆,紧紧拉住了自己的孩子、或兄弟、或郞婿。
是她们的女子身份,才让自家孩子、兄弟、郞婿能免费登船的!
她们看向丁海生和那些女兵的眼神,充满了敬畏、感激,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向往。
原来,在那位建安的女将军麾下,女子真的可以不一样。
原来,她们真的可以不被抛弃,甚至可以如此强大,掌控自己的命运!
丁海生面无表情的看着队伍重新变得有序起来,但她的心中却并无多少波澜。
她只是严格执行李十月的命令,并扞卫她所理解的,李十月她想要建立的新秩序。
那个被抛弃的男孩,她会带回去,他或许会被送入孤儿营,或许也可能被他人收养......如果这孩子足够坚强,未来他也能成为建安的一股力量。
因为,是建安给了他活路!
“破浪”二号的船舱渐渐被填满。
丁海生她知道,这些历经磨难、被李十月的规矩筛选过的流民,一旦抵达建安,将在李十月的意志下,迅速的被分流,去往建安的各处,被锻造成建安城墙上最坚实的砖石;
尤其是那些女子,李十月收留流民的规矩,已经在她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迟早会破土而出,成为一股令权寒的力量!
海船即将起航,载着希望、恐惧、算计和新生的规则,驶向未知却充满无限可能的建安。
丁海生她站在船头迎风而立,目光坚定的望向前方的浩瀚大海。
***
八月,建安城的暑气未消,但刺史府的后宅却因李夏的再次双胎而笼罩着一层心翼翼的氛围。
是的,李夏她这一次,又是双胎!
这一回,李夏她的身子比怀平平和安安时更显沉重,孕吐虽然也就中期时严重了一些,但这到了孕晚期时,她却常觉心悸气短起来!
金大平叮嘱务必静养,绝不可劳神动气。
这一日,午后闷热,李夏憩醒来,只觉得心中莫名烦躁,口干舌燥。
她习惯性的唤了一声:“夫君......”
屋中却是无人应答。
从年后开始,蒋淮他几乎是寸步不离的守着李夏,端茶送水,无微不至。
就连学堂的事儿,蒋淮那都是管得少聊;
哪怕他要去学堂,也都要提前和郑梅娘一声儿,让郑梅娘过来帮他守在李夏身边,他才会离开。
至于平平和安安,在李夏她怀孕五个月后,就叫李秋接到了她那边儿的院子里去;
着实是,身子沉重的李夏她根本就没办法顾及两个正是精力旺盛的孩子了啊。
顶好,这刺史府足够大,各家虽分开住,但又算住在一处,想要见面也是便宜。
这越到了李夏的孕晚期,她这双胎就越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生呢;
如此,蒋淮他就越发的心警惕起来。
要知道,上一回,就是因着他回蒋家村的缘故,让他错过了李夏生产;
这才惹得了李十月的迁怒和厌弃,连一声儿“姐夫”都不愿意喊聊。
可今日李夏喊了人,却是没人应声,这倒是少见。
如此,李夏她就在床上撑着笨重的身子起身,想自己去倒杯温水来喝。
可是赶了巧,床前的那张桌子上的茶壶空了,并未添置上水。
如此,李夏她就往卧房外头的偏厅走去,那边的桌子上,也摆了茶壶来的。
到得偏厅,李夏她倒了一杯水喝了后,就瞥见偏厅矮榻上的炕桌上摞着数本书册;
而那书册下似乎压着一角不同于往常的纸笺,那纸质地细腻,隐约透着淡淡的,与蒋淮往日里给老家金州写信时不同的熏香气息。
李家屯里头,那可是开过造纸坊的;
李夏对于不同的纸,也是知晓不少的。
鬼使神差的,李夏她走了过去。
一种不清道不明的不安,立时就攫住了她的心。
李夏她伸手抽出了那纸笺,展开,只看了一眼,她浑身的血液仿佛在一瞬间就被冻结了!
那字迹,她认得!
是蒋慧君!
因为当初蒋淮被李十月请去李家屯做先生的时候,就曾经自我披露他给蒋慧君当过暗探一事——蒋淮他把李十月在李家屯的消息都一一的记下,传递给蒋慧君。
当时,李秋看过那些信,其中大部分都是蒋淮写给蒋慧君的,偶有两封简短的回信,是蒋慧君写给蒋淮的。(第287章)
后来,李夏也一张张的看过那些信;
如此,这会子,她才认出了蒋慧君的字迹来!
信上的内容,更是字字如刀,剜心剔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