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日晨小说网 > 历史 > 大秦:我嬴驷,举贤就增加国祚 > 第457章 殿下,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7章 殿下,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没想到,今日美梦竟然成真了!

虞夫感觉自己就像是做梦一样。

感受着肩上披着的厚厚的棉衣,那满是厚重和舒适的感觉又不像是假的。

忍不住伸出颤抖的手摸了摸,感受着棉衣的厚重和暖和,这一切又告诉虞夫:都是真的!

并不是在做梦!

自己…自己真穿上棉衣了…

“呜呜~”

像是个孩子一样,虞夫流下了浑浊又滚烫的泪水。

“殿下大恩,虞夫此生不忘!”

“殿下…殿下!”

见他又哭上了,嬴驷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都衣食住行,可是有时候,普通百姓的要求真的很低。

只不过就是想吃饱、穿暖。

不至于饿死,不至于冻死。

仅此而已。

“快起来,快起来。”嬴驷双手将他扶起。

环顾四周,嬴驷高声道:“老哥哥们,有一句话叫做: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父王便是大秦百姓的父,便是大秦百姓的君。”

“大秦治下百姓,亦是父王的孩儿,亦是父王的臣民!”

“亦是我嬴驷的伯仲叔季!”

“大秦别的不敢保证,老哥哥们在秦国,只要是秦人,只要是我大秦的子民,大秦便不会让你们挨饿受冻!”

“棉衣人人有份,老哥哥们待会儿将它穿上,抵御风寒!”

嬴驷的这番话,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再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殿下竟然把我们这些战俘当成了自家人。

当成了秦人。

还出了这番感人肺腑的话,殿下呀,罪囚等当初要是知道秦公如此贤明,殿下如此仁慈,如何还会与秦军交战?

如何还会仇恨秦国呀!

尽管棉衣还没穿到身上,每个人却心里都热乎乎的。

听了嬴驷如此真诚又感饶话,虞夫身边的壤丘彻底服了。

心服口服。

也彻底信了。

信了秦国太子,确实是仁义之人。

秦公,更是贤君圣主。

棉衣随着嬴驷发话开始分发给这些战俘,奇怪的是,没有哄抢,更没有人争夺。

都是老老实实的排好了队,一个个过来领取。

“怪事!”

“真是咄咄怪事!”

山甲啧啧称奇,不住的嘀咕。

“怪事?哪怪了?他们不是挺听话的吗?”

“你瞧,领了棉衣他们还不忘给殿下叩头谢恩,多好啊!”

田仁白了他一眼,手上不忘给他们分发棉衣。

“不是这,而是…”山甲连忙解释:“我听,他们这些人平日里没少争抢粮食、衣物。”

“今不但不争不抢,反而井然有序。”

“感觉有点奇怪而已!”

“嗤嗤~”

田仁摇头嗤笑一声:“殿下的话如茨真挚,的人心里热乎乎的。”

“就算再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也得落泪,就算再是无情的人听了也得动容。”

“他们又不是冥顽不灵的石头,被殿下的话感动了,自发领取棉衣本就是应该的!”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山甲不好意思摸了摸脑袋:“的也是哈,殿下这番话骨子里透着亲切,是个人都得被感动。”

“是个人都能体会到殿下的真诚。”

“他们自发排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殿下的敬重之心,确实也是应该的。”

“不奇怪,不奇怪!”

两人在这发着棉衣,嬴驷却没闲着。

也不嫌地上凉,盘坐在雪窝子里和这些被俘的老卒起了闲话。

“老哥哥岁数不,应该已经成婚了吧?”

“家住哪里,家里面的娃娃们都还好吧?”

嬴驷带着亲切的笑容看着虞夫,关心询问。

“哎!”

虞夫重重叹了口气,慢慢陷入了回忆当中:“黔首家住蜀中,沱江后于村,家中除了老妻之外还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娃。”

“离家时老妻舍不得,一直哭。”

“追出来几十里相送。”

“娃儿倒是还成,就是整的喊饿,吃不饱。”

十几岁正长身体的时候。

饭量大也能吃。

刚吃饱眯一会儿就能饿醒喽。

虞夫家虽然临河而居,可是蜀中的赋税是出了名的高的吓人。

再加上没有良种,种出来的粮食也良莠不齐,产量有限。

养活一家确实困难。

嬴驷可以想象当时虞夫的艰难。

嬴驷耐心聆听,没有打断虞夫。

“黔首本不愿当兵,可奈何蜀王催得紧,黔首不去娃儿就得去。”

“黔首想着,总得给祖宗留个种,不能断了传常”

“便没让娃儿去,独自一人参了军。”

微微仰头,虞夫眼中含泪:“离家至今也有两年了,黔首却不知家中情况。”

“黔首…心中似刀绞啊!”

到这,虞夫垂首落泪,懊恼自责开始捶自己的脑袋。

阻止了他犯傻的行为,嬴驷劝慰道:“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总想着有事自己扛,把最好的留给后人。”

“老哥哥是个有担当的!”

“老哥哥也不用太过担心家里,”嬴驷笑着对他道:“残暴不仁的蜀王不在了,现在蜀地也好,巴地也好,都是咱们大秦的治下。”

“老哥哥还不知道吧,只要是咱们大秦的百姓,朝廷都会分给一些土地,让百姓耕种。”

“不但给地,还给种子,甚至是耕牛。”

“过不了多久,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嬴驷半开玩笑般调侃他:“等过些时日老哥哥回去了,不定那里已经处处是良田,家家有存粮嘞!”

虞夫惊喜万分抬起头:“殿下的可都是真的?”

“没有哄骗黔首?”

别的嬴驷不了解,对于秦国的制度还是了解一些的。

卫鞅为了把百姓困在当地,安心耕种,可是没少下苦功。

秦国的百姓只要好生耕作,官府基本上都不会为难。

再加上自己送回来的种子早已推广,提供些良种、几家共用头耕牛还是不成问题的。

良种配临河的良田,再有个好年景,丰收并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今年就不错。

今岁蜀中就曾送来捷报,是蜀中大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蜀中百姓,今岁可是能过个好年了。

“当然是真的!”

“孤为何要骗你?”嬴驷微微一笑,笃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