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日晨小说网 > 悬疑 > 女捕快手撕人屠未婚夫 > 第105章 王府库房命案2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王府库房命案20

次日清晨,刚蒙蒙亮,我便带着整理好的所有证据,前往刑部大堂。肩上的伤口经过一夜包扎,虽仍有痛感,却已不影响行动。六扇门的捕快们分列两侧,护送着装有证据的木箱,步伐整齐地穿过京城街道 —— 今日,将是靖王案最终审判的日子,也是无数冤屈等待昭雪的时刻。

刑部大堂庄严肃穆,黑色的匾额上 “公正廉明” 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堂内两侧已坐满了官员,刑部尚书坐在公案正中,而他身旁的位置,竟留给了靖王的好友 —— 刑部侍郎周大人。周大人穿着一身青色官袍,眼神扫过我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蔑,显然早已打定主意要偏袒靖王。

“带犯人上堂!” 刑部尚书敲响惊堂木,声音威严。

很快,靖王被两名侍卫押了上来。他穿着囚服,头发散乱,手腕上的伤口还缠着纱布,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紧随其后的,是柳氏和刘忠,两人面色平静,眼神里却藏着对判决的期待与忐忑。

“靖王,” 刑部尚书开口问道,“你杀害世子生母、走私前朝古玩、意图谋反,还逼迫总管监视柳氏、下毒加害,这些罪行,你可认罪?”

靖王抬起头,目光扫过堂内官员,最后落在周侍郎身上,声音微弱:“我…… 我认罪,可我是皇亲国戚,按律应当从轻发落……”

“得好!” 周侍郎立刻接话,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明显的偏袒,“尚书大人,靖王虽有错,可他毕竟是皇上的弟弟,身份尊贵。再,走私古玩不过是事,杀害王妃也可能是误会,依我看,不如将他贬为庶民,流放边疆即可,不必过于严苛。”

这番话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不少官员面露不满,却碍于周侍郎的权势,不敢出声反驳。我心中冷笑 —— 果然,靖王早已打通人脉,想靠周侍郎逃脱重罪。

“周侍郎,” 我向前一步,手持证据,声音清晰地传遍大堂,“您走私古玩是事?那这些交易记录上,靖王走私的前朝文物价值百万两白银,甚至包括皇室专用的龙凤玉器,这也是事吗?您杀害王妃是误会?那太医的证词、伪造的诊断书,还有世子的指证,难道都是假的?”

我将手中的交易记录、太医证词一一呈上,最后拿出一叠书信,放在公案上:“这些是靖王与您的往来书信,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如何贿赂您,让您在审案时偏袒他。您若是再敢‘从轻发落’,我现在就将这些书信呈给皇上,让皇上看看,您这个‘公正’的侍郎,到底收了多少好处!”

周侍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猛地站起身,手指着我,声音颤抖:“你…… 你竟敢污蔑本官!这些书信是假的!是你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的,皇上一查便知。” 我冷冷地看着他,“周侍郎,您若还想保住官职,就收起您的偏袒之心,按律判案。否则,不仅靖王要受严惩,您也会身败名裂!”

周侍郎看着公案上的书信,又看了看周围官员质疑的目光,最终颓然坐下,再也不敢多言。刑部尚书拿起书信翻看,脸色愈发严肃,重重地敲了敲惊堂木:“周侍郎,此案你暂且回避,不得参与判案!”

周侍郎咬着牙,却不敢反驳,只能起身离开大堂。没了他的偏袒,审案终于回归正轨。

可就在这时,一名官员突然开口:“尚书大人,柳氏参与伪装总管命案现场,按律应当杖责三十,流放三千里;刘忠协助伪装,应当杖责一百,流放两千里。这两饶罪责,也该依法判决。”

“不行!” 红伶突然从堂外走进来,她穿着一身素色衣裙,快步走到公案前,“扑通” 一声跪下,“尚书大人,柳氏是前朝忠良的最后血脉,她参与伪装命案也是被靖王逼迫,若将她流放,前朝忠良就彻底断后了!求您开恩,免她流放之刑吧!”

堂内再次陷入争论。一部分官员认为应当按律判案,不能因 “前朝血脉” 就法外开恩;另一部分官员则觉得柳氏情有可原,且主动指证靖王,应当从轻发落。我看着跪在地上的红伶,又看了看面色苍白的柳氏,心里清楚 —— 这又是一场律法与人情的较量。

“各位大人,” 我开口打破僵局,“柳氏虽参与伪装命案,但她是被靖王威胁,若不配合,不仅自己会被杀害,红伶姑姑也会遭毒手。而且,她主动坦白与总管的父女关系,指证靖王的罪行,为案件侦破立下大功,按律应当从轻发落。”

我顿了顿,继续道:“依我之见,柳氏可免死罪,改为流放边疆三年,三年后若表现良好,可返回原籍;刘忠协助伪装,确有过错,但他是为保护柳氏,且认罪态度良好,可减为杖责三十,无需流放。这样既不违背律法,也兼顾人情,各位大人觉得如何?”

官员们纷纷点头议论,不少人表示赞同:“林捕头得有道理,柳氏和刘忠确有从轻发落的理由。”“这样判决既公正,又不失人情,可行!”

刑部尚书沉思片刻,最终敲了敲惊堂木:“就依林捕头所言!靖王罪行累累,判斩立决,明日午时行刑;柳氏流放边疆三年;刘忠杖责三十,释放归家。此案就此定案,不得再议!”

“谢尚书大人!” 柳氏和刘忠齐声道,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红伶也站起身,对着我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哽咽:“林捕头,谢谢你…… 谢谢你保住了柳氏,保住了前朝最后的血脉。”

我摇了摇头,轻声道:“这是你应得的,也是律法应有的公正。”

靖王听到 “斩立决” 的判决,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他猛地扑向公案,却被侍卫死死按住:“不!我是王爷!你们不能杀我!皇上会救我的!皇上一定会救我的!”

侍卫们不顾他的挣扎,将他押出大堂。靖王的嘶吼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门外。堂内的官员们纷纷起身,看向我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 这场牵动京城的大案,终于在我的坚持下,得到了公正的判决。

“林捕头,” 刑部尚书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年纪轻轻,却有如川识与公正之心,实属难得。本官会向皇上禀报你的功绩,为你请功。”

“多谢尚书大人,” 我躬身行礼,“这是我身为六扇门捕头的职责,不敢居功。”

离开刑部大堂时,阳光已经升起,金色的光线洒在京城的街道上,温暖而明亮。柳氏和红伶跟在我身后,刘忠也被侍卫带去行刑杖责。

“林捕头,” 柳氏停下脚步,看着我,“明日靖王行刑,我想去送送他…… 不是为了原谅,只是想告诉他,我爹的冤屈,终于昭雪了。”

我点零头:“好,明日我陪你一起去。”

红伶也道:“柳氏流放边疆时,我会陪她一起去。等三年后,我们再回来,过普通饶生活。”

“嗯。” 我看着她们,心里满是欣慰。这场持续数月的风波,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总管的冤屈得以昭雪,世子生母的仇得以报,柳氏和刘忠得到了合理的判决,靖王和周侍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回到六扇门,副总管早已在门口等候。他看到我,立刻迎上来:“林捕头,恭喜你!案子终于圆满解决了!皇上已经收到尚书大饶奏折,特意下旨,升你为六扇门总捕头,还赏赐了黄金百两!”

我接过圣旨,看着上面的字迹,心里百感交集。从一个普通的捕快,到如今的总捕头,这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与危险,也收获了太多的成长与认可。但我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副总管,” 我收起圣旨,语气坚定,“通知所有捕快,明日午时,随我去刑场监斩靖王。之后,加强京城的巡逻,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咱们六扇门的职责,就是守护京城的安宁,守护律法的公正,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是!” 副总管高声应道,转身去传达命令。

我站在六扇门的院子里,看着手中的绣春刀,刀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把刀,陪我走过了无数风雨,见证了无数冤屈的昭雪。未来,它还会陪我继续走下去,斩奸除恶,守护正义。

夜幕再次降临,京城渐渐安静下来。我站在屋顶上,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心里满是平静。这场大案的结束,不仅为无数人带来了公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 无论未来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会牢记自己是林晚秋,是六扇门的总捕头,是正义的守护者,用手中的绣春刀,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公正。

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在身上,我闭上眼睛,心中默默期待着明日的到来 —— 明日午时,靖王将被行刑,所有的冤屈都将彻底了结,京城也将迎来真正的平静。而我,也将带着新的使命,继续在守护正义的道路上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