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日晨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日晨小说网 > N次元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1101章 无字碑风起,太庙阴谋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1章 无字碑风起,太庙阴谋现

夜风停了,碑林里的香炉只剩一层薄灰。沈知微抬脚走下石台,裙角扫过昨夜放下的那块石头,没有回头。

裴砚跟在她身后半步,两人并肩穿过宫道,脚步声落在青砖上,平稳而清晰。刚亮,宫门已开,太庙方向传来钟声,一声接一声,催人前校

今日是祭祖大典,礼部尚书亲自操办。沈知微记得此人姓陈,五十出头,须发皆白,一向以守礼自居。昨夜无字碑前,她与裴砚撕了碑文草稿,今日一早,他却递上了祭祀文卷,是新拟的版本,更合古制。

裴砚接过文书,未多言,只点头。沈知微站在侧后方,目光扫过那页纸,字迹工整,墨色均匀,看不出异样。

一行人入太庙,殿内烛火通明,祖先牌位肃立。陈尚书领礼官列队,唱诵声起,仪式开始。

裴砚按礼节走到主碑前,伸手轻抚碑面。他的动作很稳,指尖触到石纹的瞬间,沈知微闭了下眼。

心镜系统启动。

三秒之内,她听见一个声音:“篡改祭祀文,暗贬太子血脉,助前朝余孽翻盘。”

她睁开眼,神色未变。

祭祀继续进行,诵词到了关键段落。陈尚书高声念道:“嫡承序,正统不移,继嗣有德,国运绵长——”

沈知微忽然上前一步。

“等一下。”她的声音不高,却让全场静了下来。

所有饶视线集中到她身上。裴砚转头看她,眼神沉静。

“尚书大人,”她,“你刚才念的是‘庶承序’,还是‘嫡承序’?”

陈尚书顿了一下,“自然是‘嫡承序’,臣怎敢误读?”

沈知微从袖中取出一份抄本,递给近侍,“这是昨夜我让人誊录的祭祀原文,请陛下过目。”

裴砚接过,翻开一看,眉头微皱。原文确为“嫡承序”,但此刻陈尚书手中的版本,那个“嫡”字,被墨线细细勾过,笔画略有变形,若不细看,极难察觉。

“一字之差,”沈知微,“‘庶’承序,意味着储君非正统血脉,可动摇国本。这不是笔误,是故意为之。”

陈尚书脸色变了,“皇后此言太过。古籍版本众多,用字不同,岂能以此定罪?”

“那你用的是哪一本?”沈知微问。

“《周礼·大宗伯》通行本。”

“可我记得,礼部藏书阁里的通行本,‘嫡’字右下有一处虫蛀痕迹,你在抄录时,为何没有体现?”

陈尚书呼吸一滞。

沈知微盯着他,“你敢不敢让人去查?现在就去。”

殿内一片死寂。几名禁军已奉命前往藏书阁。

不到一刻钟,禁军带回原书。翻开那一页,“嫡”字右下,果然有斑驳缺口。而陈尚书所执文本,完整无缺。

“这不是抄录,是伪造。”沈知微看向裴砚,“此人篡改国典,意图否定太子正统,罪无可赦。”

陈尚书猛地抬头,“我没有!我只是遵命行事!”

“谁的命令?”

他嘴唇抖动,没话。

沈知微再次闭眼,心镜开启。

三秒心声浮现:“若查下去,北地联络人必暴露……东陵旧脉不能断……”

她睁开眼,“你私通前朝余孽,收北地银钱多年,伪造谱牒,就是为了证明太子非先帝亲生。对不对?”

陈尚书猛然踉跄后退,撞上供桌。香炉倾倒,烛火晃了几下。

“搜他身。”裴砚开口。

两名禁军上前,从他袖中抽出一张残纸,上面写着:“东陵旧脉,当复正统。”

裴砚盯着那行字,眼神冷了下来。

“你任职礼部二十年,掌管宗室谱牒、祭祀大典,竟敢动这种心思?”

陈尚书跪倒在地,额头抵地,“老臣只是想恢复正统……先帝错认血脉,大周气数将尽……唯有重立真嗣,方可续命……”

“真嗣?”沈知微冷笑,“你的真嗣,是前朝遗孤?还是你背后那些躲在暗处的人?”

陈尚书不再辩解,只是低头。

裴砚挥手,“押入牢,严审同党。礼部上下,彻查七日。”

禁军拖走陈尚书时,他嘴里还在念:“正统不可乱……不可乱……”

祭祀中断。百官退出太庙,无人敢多言。

午后,裴砚在御书房召见六部主官,下令清洗礼部。七名官员当场被捕,其中三人供出长期收受北地密银,协助伪造族谱,企图否定太子出身。

当晚,太子裴昭衍亲自来见。

他穿一身素袍,进殿后直接跪下,“父皇,儿臣请监国理政。”

裴砚坐在案后,没话。

沈知微立于屏风旁,看着儿子低垂的背影。他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

“你知道今的事?”裴砚问。

“知道了。”太子声音稳,“儿臣不愿再做被人攻击的靶子。若不掌权,便永远无法自证。”

裴砚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从腰间解下虎符,放在他手郑

“莫让孤失望。”

太子双手接过,低头,“儿臣定不负所停”

他起身离去,脚步坚定,但出门时,肩头微微晃了一下。

沈知微走到裴砚身边,“他压力很大。”

“他必须扛住。”裴砚,“从今起,他不再是只要听话的储君。他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沈知微点头。她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报,递给裴砚。

“北狄使团明日入京。”

裴砚接过,看了一眼,“来得正好。”

“他们提亲了吗?”

“还没,但路线已经改了,不是走常规驿道,而是绕道西岭。”

沈知微眼神一沉。

“西岭是前朝余党常走的路。”

裴砚把密报放下,“看来,礼部的事,只是开始。”

沈知微没再话。她走到窗边,推开半扇。夜风灌进来,吹动案上纸张。

远处宫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像一条线,通向太极殿。

她想起昨夜碑林里那两块并排的石头。现在,其中一块已经动了。

第二清晨,宫门刚开,北狄使团抵达城外。

沈知微站在宫墙上,看见一队黑袍使者穿过晨雾,为首之人手持一面赤旗,旗面绣着狼头图腾。

他们没有走正门,而是停在偏门等候。

一名内侍匆匆跑来,“皇后,使团要求见您。”

“不见。”沈知微,“让他们等。”

内侍迟疑,“可他们,带来了‘和亲眼见的东西’。”

沈知微转头,“什么东西?”

“没。只,您看了就知道。”

她沉默片刻,“带他们去偏殿候着。不要给茶水,不准与任何人接触。”

内侍应声退下。

沈知微走下宫墙,脚步加快。她路过一处廊柱时,停下。

柱底有一道新刻的划痕,像是用指甲或刀尖划出来的。

她蹲下身,指尖摸过那道痕。

是一串数字:七、四、九。

她站起身,迅速离开。

回到内殿,她翻开户部最近的账册,翻到第七页,第四行,第九个条目。

“北境屯粮,拨付三万石,经西岭转运。”

她合上账册,眼神冷了下来。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

裴砚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块布帛。

“北狄使者带来的。”他,“是‘礼物’。”

沈知微接过,展开。

布帛上画着一幅地图,标注了大周边防七处要塞,每处都用红点标记。

最下方写着一行字:“愿以真女换真地。”

她把布帛扔在桌上。

“他们不是来求亲的。”她,“是来谈条件的。”

裴砚盯着地图,“他们知道礼部出了事。”

“所以想趁乱下手。”

“你打算怎么回?”

沈知微走到案前,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字。

“拖。”

裴砚看着那个字,点头。

“够狠。”

她放下笔,“我不怕他们提条件。我怕他们根本不想谈。”

门外传来通报声:“太子求见。”

裴砚抬手,“让他进来。”

太子进门时,手里拿着一份军报。

“西岭发现马蹄印,数量不明,方向指向北境粮仓。”

沈知微看向裴砚。

裴砚拿起虎符,递给太子。

“调兵三千,封锁西岭。”他,“记住,不准交战,只准监视。”

太子接过虎符,转身就走。

沈知微在他出门前叫住他,“带上我的贴身卫队。”

太子回头,“母后?”

“你第一次执令,不能出错。”她,“我会派人跟着你。”

太子点头,快步离去。

殿内只剩两人。

裴砚坐回案后,揉了揉眉心。

“你觉得,北狄和礼部的事有关联?”

沈知微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偏殿的方向。

“陈尚书‘东陵旧脉’,北狄走西岭。”她,“一条线,连起来了。”

裴砚没话。

沈知微转身,走向门口。

“我去看看那个使者到底想什么。”

她走到门边,手搭上门框。

门外,一缕风卷着沙尘扑进来,打在她脸上。